在学校得了急性胃炎怎么办
在学校得了急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胃炎通常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应激反应、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应暂停进食固体食物,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稀粥、软面条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黏膜。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减轻胃部负担。
2、补充水分
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小时补充100-200毫升液体,优先选择含电解质的补液饮料。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果汁或碳酸饮料。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防止低温烫伤,热敷后保持腹部保暖。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能中和胃酸。呕吐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呕吐、呕血、黑便、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胃镜检查能明确黏膜损伤程度,便常规和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类型。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急性胃炎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2周内禁食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和性状变化,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复诊。在校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家长应关注学生饮食情况,必要时与校医沟通协调特殊饮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