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什么意思
支原体感染是指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可引发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部位的炎症。支原体感染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生殖支原体感染等类型,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尿频尿痛等。
1、病原体特性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其缺乏细胞壁的结构特征使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生殖支原体则通过性接触传播。这类微生物可长期定植在人体黏膜表面,当免疫力下降时易引发感染。
2、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表现为顽固性干咳、低热、咽痛等非典型肺炎症状,胸片可见间质性改变。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喘息症状,成人则可伴发皮疹或关节痛。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3、泌尿生殖感染
生殖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表现为排尿灼痛、分泌物增多。女性感染可能引发盆腔炎、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治疗可选用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莫西沙星片等药物,伴侣需同步治疗。
4、诊断方法
支原体培养是金标准但耗时较长,临床多采用血清学检测IgM抗体或核酸扩增试验。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PCR检测阳性率高,泌尿生殖道感染需采集尿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抗体检测需注意窗口期影响。
5、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咳嗽时注意遮掩口鼻,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性传播预防需使用安全套,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反复感染,但尚无有效疫苗可用。
支原体感染患者应注意休息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以防耐药性产生。出现持续发热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诊,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注意病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