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后发性白内障的高发人群主要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眼部外伤史者以及中老年群体。
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干扰晶状体代谢,导致晶状体蛋白变性。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若出现视物模糊需及时干预。临床常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严重者可能需激光后囊切开术。
2、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会改变房水渗透压,使晶状体纤维肿胀混浊。患者常伴有视物变形、眩光等症状。除控制血糖外,可遵医嘱使用谷胱甘肽滴眼液,晚期需行超声乳化吸除术。
3、高度近视患者
眼轴延长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易发生核性混浊。这类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每半年检查眼底。早期可使用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若矫正视力低于0.3建议手术。
4、眼部外伤史者
钝挫伤或穿透伤可能直接损伤晶状体上皮细胞,数月至数年后形成混浊。外伤后应连续随访3年,出现虹视现象时考虑使用法可林滴眼液,伴发青光眼需联合手术治疗。
5、中老年群体
年龄增长导致晶状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后囊下易出现面包屑样混浊。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验光,早期可补充叶黄素,显著影响生活时选择人工晶体植入术。
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需针对性管理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度近视者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日常可增加深色蔬菜摄入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适度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焦距的运动。术后患者应避免弯腰提重物,按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