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肺炎和普通肺炎的区别
艾滋病肺炎与普通肺炎在病原体、症状表现、治疗难度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艾滋病肺炎主要由卡氏肺孢子菌等机会性感染引起,普通肺炎则多由细菌或病毒导致。
艾滋病肺炎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典型症状包括持续低热、干咳和活动后呼吸困难,胸片多显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浸润。普通肺炎起病急骤,高热、脓痰和胸痛更突出,影像学以肺叶实变为特征。艾滋病肺炎治疗需联合抗机会性感染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重建免疫功能。普通肺炎通常对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反应良好,疗程相对较短。
艾滋病肺炎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治疗周期长且复发率高,需长期监测CD4细胞计数。普通肺炎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多可完全康复,并发症概率较低。艾滋病肺炎预后与免疫重建程度密切相关,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普通肺炎预后普遍良好,但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出现重症倾向。
艾滋病肺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免疫指标,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普通肺炎患者需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发热期间多饮水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促进肺功能康复。两类肺炎患者均应戒烟限酒,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出现气促加重或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