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喷雾过期后会发生什么
鼻炎喷雾过期后可能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继续使用可能刺激鼻腔黏膜或引发感染。过期喷雾主要存在药物成分降解、防腐功能丧失、物理性质改变三类风险。
药物成分降解是过期喷雾最常见的问题。有效成分如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化学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导致药效下降或完全失效。部分成分分解后可能生成刺激性副产物,使用后可能引发鼻腔灼烧感或过敏反应。
防腐功能丧失会增加微生物污染风险。喷雾瓶内液体与外界存在气体交换,防腐剂失效后细菌真菌可能繁殖。使用污染喷雾可能导致真菌性鼻窦炎或细菌感染,表现为鼻腔脓性分泌物、疼痛加重等症状。
物理性质改变包括溶液浑浊、沉淀物形成或喷头堵塞。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药物分布均匀性,导致局部药物浓度过高或喷出压力异常,造成鼻黏膜机械性损伤。部分含金属容器的喷雾还可能发生罐体腐蚀,释放金属离子引发毒性反应。
发现鼻炎喷雾过期应立即停用,未开封的过期药品应交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理。日常保存喷雾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开封后需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用完。选择替代药物时应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购买同类产品。鼻腔不适期间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若误用过期喷雾后出现持续鼻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