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用开水还是冷水
熬中药一般建议使用冷水,特殊药材可能需要开水煎煮。中药煎煮方法主要有冷水浸泡、武火煮沸、文火慢煎等步骤,具体用水需根据药材特性调整。
多数中药需冷水浸泡30-60分钟后再煎煮,有助于有效成分溶出。如解表类药材薄荷、紫苏叶等含挥发性成分,冷水煎煮可减少成分流失。矿物类药材龙骨、牡蛎等质地坚硬,冷水浸泡能促进有效物质释放。部分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党参,冷水煎煮可使纤维组织充分吸水膨胀,利于成分渗出。
少数特殊药材需开水煎煮或后下处理。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材需开水烊化后兑入药液。芳香类药材如砂仁、豆蔻需在药液煮沸后下锅煎煮5-10分钟。某些有毒药材如附子需开水先煎1小时以上以降低毒性。含淀粉较多的茯苓、山药等药材开水煎煮可防止糊锅。
煎药器具宜选用砂锅、陶瓷锅,避免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煎煮过程中不要频繁开盖,药液沸腾后及时调小火力。煎药水量需漫过药材2-3厘米,二煎时可适当减少水量。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煎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