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是半月板撕裂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由急性外伤或慢性磨损导致,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交锁感。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多发生在膝关节屈曲扭转时,比如运动中急停变向或深蹲姿势不当。损伤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隐痛,随着活动增加疼痛会加重,上下楼梯时症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弹响或突然卡住无法活动的交锁现象,此时需要手法解锁才能恢复活动。慢性损伤患者可能伴随股四头肌萎缩,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
急性外伤引起的半月板后角损伤通常伴随关节肿胀和局部压痛,按压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时疼痛明显。慢性退变性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半月板质地变脆,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撕裂。核磁共振检查能清晰显示半月板后角的撕裂形态和程度,是确诊的金标准。关节镜检查既能明确诊断,也可同期进行半月板修复或部分切除手术。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应避免深蹲、爬山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急性期可使用拐杖减轻负重。康复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静蹲等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压力。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反复出现关节交锁,建议考虑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恢复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