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增生倒底怎么办
疤痕增生可通过药物治疗、压力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注射治疗等方式改善。疤痕增生通常由创伤修复异常、炎症反应持续、遗传因素、伤口感染、张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早期疤痕增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积雪苷霜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外用药。这些药物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软化疤痕组织。若伴有瘙痒或红肿,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
2、压力治疗
通过弹性绷带或压力衣对疤痕持续施加25-40mmHg压力,能减少局部血供,抑制胶原过度沉积。需每天佩戴23小时以上,持续3-6个月。适用于四肢、躯干等平坦部位的增生性疤痕。
3、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可靶向破坏疤痕内血管,减轻充血;点阵激光能刺激胶原重塑。需每4-6周治疗一次,通常3-5次可见效。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紫癜或结痂,需加强防晒和保湿护理。
4、手术治疗
对顽固性疤痕疙瘩可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浅层放射治疗,或Z成形术改变张力方向。术后需配合硅酮制剂和压力治疗预防复发。瘢痕体质者需谨慎选择手术方案。
5、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混悬液局部注射,能快速平复隆起疤痕并缓解瘙痒。每月注射一次,3-4次为一疗程。可能出现皮肤萎缩、色素脱失等副作用,需由专业医生控制注射剂量和深度。
疤痕增生护理期间应避免搔抓摩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伤口愈合后尽早使用硅酮类疤痕贴,坚持3个月以上。日常注意防晒,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坚果等,有助于胶原代谢平衡。若疤痕出现疼痛、溃烂或快速增大,需及时就医排查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