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第一型糖尿病可通过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干预、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第一型糖尿病通常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替代治疗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核心措施,需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常用剂型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患者需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胰岛素治疗需配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2、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或指尖血糖仪可帮助患者实时掌握血糖波动。监测频率应根据治疗方案个体化调整,通常需在餐前、餐后、睡前及运动前后测量。血糖数据记录有助于医生优化胰岛素剂量,预防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发生。
3、饮食管理
需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搭配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定时定量进餐可减少血糖波动,避免含糖饮料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
4、运动干预
规律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前需检测血糖,携带速效碳水化合物预防低血糖。避免空腹运动,高强度运动后需监测延迟性低血糖风险。运动计划应个体化,合并并发症者需医生评估后实施。
5、心理疏导
疾病长期管理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社会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家属应参与疾病管理培训。青少年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和心理适应问题,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干预。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坚持综合管理,建立包含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的多学科随访体系。日常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溃疡,定期筛查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等并发症。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糖源,出现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症状时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通过科学管理可实现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