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针副作用有哪些
促排卵针的副作用主要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注射部位反应、胃肠道不适、情绪波动等。使用促排卵针需严格遵医嘱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促排卵针最严重的副作用,表现为卵巢异常增大、腹水、胸水等症状。轻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重者可导致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甚至肾功能衰竭。该症状多发生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需立即就医处理,必要时住院进行补液和白蛋白治疗。
2、多胎妊娠
促排卵药物会同时刺激多个卵泡发育,显著增加双胎或多胎妊娠概率。多胎妊娠可能引发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早产等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建议在超声监测下严格控制成熟卵泡数量,必要时取消本周期受孕计划。
3、注射部位反应
皮下注射促排卵针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硬结或淤青,通常1-3天可自行消退。注射时应定期更换部位,避免同一区域重复注射。极少数可能出现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胃肠道不适
部分患者使用促排卵药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这些反应多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一般程度较轻,可通过少量多餐、清淡饮食缓解。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腹痛,需排除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可能。
5、情绪波动
外源性激素的摄入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或抑郁倾向。这些变化通常在停药后逐渐恢复,期间可通过心理咨询、适度运动等方式调节。严重情绪障碍患者应暂停促排卵治疗。
使用促排卵针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每日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和水分,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治疗周期结束后需复查激素水平和盆腔超声,出现严重头痛、视物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就医。备孕夫妇应充分了解治疗风险,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