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看什么指标
糖尿病主要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得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为3.9-6.1毫摩尔每升。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可能提示糖尿病。测量空腹血糖有助于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肝脏糖异生情况。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建议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配合医生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值,正常值应低于7.8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考虑糖尿病诊断。餐后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对糖负荷的反应能力,能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相关,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对糖尿病管理很重要。
3、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可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因素影响,能客观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风险显著下降。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4、尿糖
尿糖检测是通过尿液试纸或实验室检查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正常人尿糖应为阴性,当血糖超过肾糖阈时会出现尿糖阳性。尿糖检测简便易行但特异性较低,不能单独用于糖尿病诊断。持续性尿糖阳性提示血糖控制不佳,需调整治疗方案。尿糖检测还可发现肾性糖尿等特殊情况。
5、胰岛素和C肽
胰岛素和C肽检测可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和C肽水平通常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正常或偏高,晚期则降低。这些指标有助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能更准确反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情况。检测前需停用外源性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计划,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检查各项指标。合理控制饮食,限制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肾功能评估。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预防急慢性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