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怎么样检查
肩周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体格检查是诊断肩周炎的基础手段,医生会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是否存在压痛点和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测试能帮助判断肩关节粘连程度,医生握住患者手臂进行外展、内旋等动作,记录疼痛点和活动角度。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医生会对比两侧肩部肌肉状态。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折、脱位或骨关节炎等疾病,虽然肩周炎早期X线表现可能正常,但后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清晰显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有助于判断肩袖损伤、滑囊炎等并发症。超声检查也可用于评估肌腱和滑囊状态。
实验室检查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血常规检查可排除感染性疾病,类风湿因子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有助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分析在怀疑感染性或结晶性关节炎时具有重要价值。肌电图检查可用于鉴别神经源性疾病引起的肩痛。
特殊检查包括关节造影和麻醉下手法检查。关节造影能显示关节囊容积缩小和腋窝皱襞消失等特征性表现。麻醉下手法检查通常在治疗同时进行,全麻后医生评估肩关节被动活动度,确认诊断的同时可进行粘连松解。这些检查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诊断性治疗也是临床常用方法,局部注射麻醉药物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有助于确认疼痛来源。医生可能建议患者尝试特定康复训练,通过治疗效果反推诊断。这种动态评估方法对不典型病例具有重要价值。
确诊肩周炎后应避免提重物和过度使用患肢,可进行钟摆运动等温和锻炼改善血液循环。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睡眠时注意保持肩部温暖,避免空调直吹。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康复期间可配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或电疗,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