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起疙瘩怎么回事
耳朵里起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疖肿、湿疹、外耳道乳头状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毛囊炎是耳部毛囊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常因掏耳工具不洁或皮肤破损导致。表现为红肿疼痛的小疙瘩,可能伴随脓头。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药,避免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肿,触诊为光滑硬结,继发感染时可能红肿化脓。较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或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切除。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频繁刺激囊肿部位。
3、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皮肤葡萄球菌感染引发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伴随剧烈跳痛和耳廓牵拉痛。早期可热敷缓解,成熟后需由医生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片等口服抗生素治疗。
4、湿疹
过敏或慢性刺激导致耳部皮肤出现丘疹、渗液,可能反复发作。需避免抓挠,使用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控制炎症,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治疗。
5、外耳道乳头状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肿瘤,表现为单发质软赘生物。确诊需病理检查,激光或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可佩戴耳塞防止进水。出现持续疼痛、听力下降或疙瘩迅速增大时,应立即就诊。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过敏体质者需排查接触性致敏原。耳部皮肤避免频繁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