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感染了怎么处理
皮肤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皮肤感染通常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或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1、局部清洁消毒
皮肤感染初期可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洗创面,每日重复进行2-3次。浅表感染可选择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能有效减少细菌滋生。清洁后保持患处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酒精类产品。若创面有渗出液,可覆盖无菌纱布吸收分泌物。
2、外用抗生素药膏
莫匹罗星软膏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疱疮,每日薄涂患处3次。夫西地酸乳膏对革兰阳性菌感染有效,能缓解毛囊炎症状。联苯苄唑乳膏针对真菌感染,治疗体癣时需连续使用2-4周。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免药膏接触眼睛黏膜。
3、口服抗生素
头孢氨苄胶囊适用于链球菌感染的蜂窝组织炎,疗程通常7-10天。阿奇霉素分散片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效,可治疗支原体引起的皮肤病变。盐酸多西环素片能穿透皮脂腺,适用于痤疮合并感染。服药期间须避免饮酒,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促进浅表感染愈合,每次照射剂量控制在0.5-1个MED。对于顽固性疖肿,可采用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激光治疗适用于病毒性皮肤感染,如扁平疣可通过脉冲染料激光消除。治疗期间需做好眼部防护,避免直接照射正常皮肤。
5、手术引流
脓肿直径超过3厘米需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甲沟炎伴甲下积脓时需部分拔甲,术后每日更换敷料。手术前后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创面愈合期间避免接触污水。深部组织感染可能需清创后实施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感染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每日更换消毒床单。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游泳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监测感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