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孕期牙疼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牙龈瘤等原因引起。孕期激素变化会导致牙龈敏感,原有口腔问题可能加重,建议孕妇及时就医检查。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牙龈血管扩张,导致牙龈充血肿胀,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疼痛。这种生理性变化通常表现为刷牙出血或咀嚼不适,无须特殊治疗,产后激素恢复后可缓解。日常可使用软毛牙刷,用温水漱口减少刺激。
2、龋齿
孕早期呕吐频繁或喜食酸甜食物可能加速龋齿发展。龋洞暴露牙神经时会出现自发痛、冷热刺激痛,可能伴随口臭。孕妇龋齿治疗需避开孕早期,可临时使用丁硼乳膏缓解,严重者需在孕中期进行树脂填充。
3、牙周炎
孕期免疫力下降可能加重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红肿、牙槽骨吸收。典型症状包括牙齿松动、持续性钝痛,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配合超声波洁治控制炎症。
4、智齿冠周炎
阻生智齿在孕期易因清洁困难引发冠周组织感染,表现为下颌角区肿痛、张口受限,可能伴随低热。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避免切开引流等创伤性操作。
5、牙龈瘤
妊娠期牙龈瘤是激素刺激下的良性增生,多发生于前牙区,呈紫红色肿块,触碰易出血。通常产后会自行消退,若影响进食可选择孕中期手术切除,术后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愈合。
孕期口腔护理需特别注意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频繁摄入高糖食物。出现牙疼时应立即就诊,告知医生妊娠情况,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定期口腔检查可预防问题恶化,建议孕前完成全面牙齿治疗,妊娠中期是相对安全的牙科干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