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怎么处理
小儿厌食症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锌元素、建立规律进食习惯、中医推拿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喂养不当、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零食摄入,避免餐前饮用含糖饮料。食物选择上优先提供蛋羹、南瓜粥等易消化且色彩鲜艳的餐食,可将蔬菜切碎混入主食中增加营养密度。每日保证1-2次奶制品摄入,如无乳糖不耐受可选用全脂牛奶。注意避免强迫进食造成逆反心理。
2、补充锌元素
缺锌会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可适量添加牡蛎粉、牛肉末等富锌食材。经医生确认缺锌的患儿,可短期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补锌制剂。锌元素补充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防止过量补充影响铁吸收。
3、建立规律进食习惯
固定每日5-6次进餐时间,每次用餐控制在20-30分钟。用餐时关闭电子设备,营造专注的进食环境。家长需示范咀嚼动作,采用小份量多次添加的方式。两餐间隔可安排适量活动消耗体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
4、中医推拿调理
顺时针摩腹5分钟配合捏脊疗法,每日1-2次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可选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进行点按刺激。推拿前确保室温适宜,操作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此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效果较好。
5、药物治疗
对于疾病因素导致的厌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胃肠蠕动,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感染治疗。所有药物使用不得超过医嘱周期。
家长应记录患儿每日饮食种类与摄入量,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烹饪方式宜采用蒸煮炖等保留食材原味的方法,避免油炸辛辣刺激。可让儿童参与食材挑选与简单烹饪过程增加进食兴趣。若持续2周以上进食量不足日常需求量的60%,或伴随呕吐、腹痛等症状,须及时至儿科或儿童消化专科就诊。注意避免在进餐时批评训斥,可通过游戏化方式引导进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