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牙龈炎肿痛怎么回事
鼻咽癌放疗后牙龈炎肿痛可能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继发感染、唾液分泌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牙周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护理、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物理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
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放疗会导致口腔黏膜细胞损伤,表现为牙龈红肿、溃疡。需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局部涂抹。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采用软食或流质饮食。
2、继发感染
放疗后口腔菌群失调易引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制霉菌素混悬液对抗真菌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3-4次,保持口腔卫生。
3、唾液分泌减少
放疗损伤唾液腺会导致口干症,增加牙龈炎风险。可使用人工唾液喷雾缓解,含服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随身携带饮用水保持口腔湿润,夜间使用加湿器。
4、免疫功能下降
放疗会暂时抑制免疫功能,使牙龈组织易受炎症侵袭。建议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5、牙周疾病加重
原有牙周病可能在放疗后恶化。需使用丁硼乳膏局部消炎,配合甲硝唑口颊片控制厌氧菌感染。放疗前应完成口腔基础治疗,放疗后每3个月进行专业牙周检查。
放疗后牙龈炎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护理,每日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两次,饭后用温盐水漱口。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温凉软食,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刺激。保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口腔出血时应立即就诊。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口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期间可尝试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