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肝肾功能异常、降糖药物相互作用等原因有关。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1、胰岛素使用不当
胰岛素剂量过大或注射时间错误可能导致血糖骤降。糖尿病患者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未按时进餐或注射后未及时进食均可能诱发低血糖。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后30分钟内需进食碳水化合物。若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前兆,可立即口服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
2、饮食不规律
进食量不足或两餐间隔过长会使血糖来源中断。部分患者为控制血糖过度节食,或因食欲不振、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糖尿病饮食应定时定量,可在两餐间适量加餐,选择全麦面包、无糖酸奶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糖果以备应急。
3、运动过量
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会加速葡萄糖消耗。未根据运动量调整饮食或药物,尤其是空腹运动时更易发生低血糖。建议运动前检测血糖,若低于5.6mmol/L需先进食。运动时携带快速升糖食品,避免单独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后需监测血糖并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
4、肝肾功能异常
肝脏糖原储备不足或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会影响血糖调节。肝硬化患者肝糖原合成减少,肾功能不全者药物代谢延缓,均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此类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可选用格列喹酮片等经肝胆代谢的药物,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器官功能。
5、降糖药物相互作用
磺脲类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格列本脲片等长效促泌剂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合用时会增强降糖效果。使用多种药物时需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建议记录用药时间及反应,出现不明原因出汗、震颤时需警惕药物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运动习惯,每日监测血糖并记录波动情况。使用胰岛素或促泌剂的患者需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家属应学会识别低血糖症状及急救方法。若每周发生两次以上低血糖或出现严重意识障碍,须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可准备血糖仪、葡萄糖凝胶等应急物品,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