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否颈椎病了
颈椎病可通过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活动受限、肌肉无力等症状判断,通常由颈椎退变、长期劳损、外伤、姿势不良、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
1、颈部疼痛
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可能缓解。疼痛可能与颈椎关节退变、肌肉劳损有关,热敷或适度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
2、上肢麻木
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刺痛感,常见于手指和手臂,夜间可能加重。麻木多由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神经引起,需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
3、头晕头痛
椎动脉受压可能导致后脑勺胀痛、眩晕,尤其在转头时明显,可能伴随恶心耳鸣。此类症状与颈椎不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建议避免突然转头动作。
4、活动受限
颈椎活动度下降表现为转头、低头困难,可能伴随关节弹响,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这常源于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或小关节紊乱,物理治疗可改善活动能力。
5、肌肉无力
手部握力减退、持物不稳是脊髓受压的警示信号,可能伴随步态不稳。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可能与椎管狭窄或严重椎间盘突出有关。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每1小时活动颈部5分钟;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俯卧姿势;适度进行游泳、羽毛球等仰头运动增强颈部肌肉;出现持续症状时须及时进行颈椎X光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后可配合牵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