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肥胖会得什么病
肥胖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主要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1、2型糖尿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调节能力下降。长期肥胖可能引发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2、高血压
肥胖者常伴随血容量增加和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血压上升。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建议限制钠盐摄入,规律监测血压,医生可能开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3、高脂血症
肥胖人群常伴随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脂血症通常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黄色瘤。需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脂药物。
4、脂肪肝
肥胖导致的脂质代谢异常会使肝脏脂肪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乏力、肝区不适。患者需戒酒并控制体重,医生可能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导致睡眠时反复呼吸暂停。典型症状包括夜间打鼾、白天嗜睡。建议侧卧睡眠并减重,中重度患者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肥胖人群应建立科学饮食结构,每日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结合抗阻训练提升基础代谢率。定期监测体重、腰围和体质指数,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并发症。长期体重管理需要行为认知干预和家庭支持,避免盲目使用减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