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有哪些患病原因
肩周炎可能由肩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外伤、代谢异常、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肩周炎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肩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可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组织弹性下降。这种情况容易引发慢性炎症反应,逐渐发展为肩周炎。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疼痛加重、抬臂困难等症状。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关节腔注射治疗。
2、长期劳损
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或姿势不良会造成肩周软组织累积性损伤。常见于搬运工、粉刷工等职业人群,或长期伏案工作、羽毛球爱好者等。持续机械性刺激可导致肌腱炎、滑囊炎,最终诱发肩周炎。早期表现为肩部酸胀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建议调整工作姿势,配合热敷和康复锻炼,必要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
3、外伤因素
肩部直接撞击伤、跌倒时手臂撑地等急性外伤可能损伤肩袖肌腱或关节囊。若未及时规范治疗,局部出血、粘连可能继发肩周炎。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肩部剧痛、主动活动障碍。急性期需制动休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后期需系统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4、代谢异常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肩周炎。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胶原蛋白糖基化,影响肌腱弹性及修复能力。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双侧肩关节渐进性僵硬,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需积极控制原发病,联合物理治疗和关节松动术改善症状,可考虑使用艾瑞昔布片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
5、免疫因素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肩关节滑膜,引发慢性滑膜炎并导致肩周粘连。此类患者多伴有晨僵、多关节对称性疼痛等全身症状。需进行抗风湿治疗,常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配合局部理疗维持关节活动度。
预防肩周炎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工作间隙适当活动肩关节。中老年人可进行爬墙运动、钟摆练习等低强度锻炼增强肩部肌力。寒冷季节注意肩部保暖,睡眠时避免过高枕头。若出现持续肩痛伴活动受限,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软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