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孩子打鼾的原因
儿童打鼾可能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肥胖、扁桃体炎、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打鼾通常表现为睡眠时呼吸声粗重、张口呼吸、夜间频繁觉醒等症状,长期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
1、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反复感染或过敏刺激可能导致其病理性增生。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后鼻孔,导致睡眠时气流通过受阻,引发打鼾。患儿常伴有鼻塞、听力下降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严重时需行腺样体切除术。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听力减退或中耳炎反复发作。
2、过敏性鼻炎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鼻黏膜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患儿夜间平卧时鼻塞加重,被迫用口呼吸引发鼾声,可能伴随喷嚏、眼痒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家长应定期清洗床品,减少接触毛绒玩具等过敏原。
3、肥胖
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舌根后坠进一步加重通气障碍。这类患儿打鼾声多低沉断续,白天易嗜睡,可能合并代谢异常。建议通过饮食调整和游泳等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睡前过量进食。家长需记录孩子体重变化趋势,必要时咨询营养科制定减重方案。
4、扁桃体炎
反复感染的扁桃体达到三度肿大时,可能完全阻塞咽腔。患儿打鼾声洪亮,常伴有吞咽困难、发热等症状。急性期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慢性增生者需评估扁桃体切除指征。家长发现孩子长期低热或咽痛时应及时就医。
5、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弯曲,会造成单侧鼻腔持续性堵塞。这类打鼾多呈单侧性,可能伴随鼻出血或头痛。轻度偏曲可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显著影响通气者需手术矫正。家长应注意避免孩子鼻腔受到外力撞击。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儿童卧室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侧卧睡姿能减轻舌根后坠,可选择防螨枕头定期更换。若打鼾伴随呼吸暂停超过10秒、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或生长发育迟缓,需尽快到耳鼻喉科或睡眠门诊就诊。记录孩子睡眠视频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