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怎么得上的
脚气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医学上称为足癣,可能与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
1、长期穿不透气鞋袜
长时间穿着透气性差的鞋袜会导致足部潮湿闷热,为真菌繁殖创造有利环境。真菌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容易滋生,进而引发足部皮肤感染。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和开放式鞋款,保持足部干燥。
2、足部多汗
汗液分泌过多会使足部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破坏皮肤正常屏障功能。多汗症患者或运动后未及时清洁足部的人群更易感染。可使用吸汗粉保持干燥,避免真菌滋生。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皮肤防御能力减弱,真菌更容易侵入角质层引发感染。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足部卫生和定期检查。
4、接触感染源
直接接触感染者鞋袜、共用洗脚盆或赤脚行走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潮湿环境,都可能传播红色毛癣菌等致病真菌。应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公共场所尽量穿拖鞋。
5、皮肤屏障受损
足部外伤、湿疹或其他皮肤疾病导致表皮完整性破坏时,真菌更易定植。表现为趾间糜烂、足底脱屑等症状。需及时处理原发皮肤问题,防止继发真菌感染。
预防脚气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更换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个人物品;公共场所尽量穿着拖鞋;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时可使用抗真菌药膏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查足部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可适当进行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抵抗力;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帮助维持皮肤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