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五椎体骨折治疗
骶五椎体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骶五椎体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暴力打击、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骶五椎体骨折可通过绝对卧床4-6周保守治疗。患者需使用硬板床,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坐起或翻身时扭曲脊柱。卧床期间可进行双下肢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2、药物治疗
中重度骨折需联合使用镇痛药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合并神经损伤者需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老年患者应常规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骨折愈合后期可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改善骨代谢。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非甾体药物联用。
3、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治疗仪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1次连续10-15天。疼痛缓解后开始腰背肌功能训练,包括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每次训练10-15分钟。合并骨盆不稳定者需佩戴骶髂关节固定带3-6个月,配合中药熏蒸缓解肌肉痉挛。
4、微创手术
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可采用经皮骶椎成形术,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注入骨水泥稳定骨折端。合并神经压迫者可行椎间孔镜减压术,通过6毫米切口摘除压迫神经的骨碎片。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但3个月内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
5、开放手术
严重粉碎性骨折需行后路骶骨钢板内固定术,采用重建钢板联合骶髂螺钉固定。肿瘤病理性骨折需先切除病灶再行骨水泥填充,必要时辅以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需卧床2-4周,定期复查CT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完全负重需等待12-16周。
骶五椎体骨折患者康复期应保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适量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恢复后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跳远等高风险活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并发症。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时需立即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