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治疗
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常见原因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马拉色菌感染、毛发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低下等。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性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多因皮肤清洁不足或刮剃毛发时损伤毛囊导致。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药,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2、马拉色菌感染
由马拉色菌属真菌引起的毛囊炎常见于胸背部,表现为瘙痒性红色丘疹。与湿热环境、油脂分泌旺盛有关。可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配合联苯苄唑乳膏外用,顽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3、毛发损伤
拔毛、脱毛或紧身衣物摩擦可能导致毛囊机械性损伤,继发感染形成毛囊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需避免刺激并保持患处干燥,可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4、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毛囊感染风险。需同步治疗原发病,使用尿素乳膏修复皮肤,合并感染时加用盐酸特比萘芬凝胶。
5、免疫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顽固性毛囊炎。除抗感染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挤压皮疹,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反复发作者建议检测血糖和免疫功能,游泳或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剃须前使用抗菌皂清洁,患病期间暂停使用油性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