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水泡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烫伤后水泡越来越大可能与局部感染、烫伤深度较深、不当处理、过敏反应、继发性损伤等因素有关。烫伤后出现水泡属于二度烫伤的表现,需避免自行挑破水泡,防止感染加重。
1、局部感染
烫伤后皮肤屏障受损,若未及时消毒或接触污染物,易引发细菌感染。感染可导致水泡内渗出液增多,表现为水泡膨胀、发红、疼痛加剧。需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抗感染。
2、烫伤深度较深
深二度烫伤会损伤真皮层,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持续渗出形成大水泡。常伴随剧烈疼痛和皮肤发白。需冷敷减轻渗出,并就医评估是否需清创或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3、不当处理
过早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或用力摩擦患处,可能刺激创面加重炎症反应。正确做法是立即用15-25℃流动冷水冲洗20分钟,避免冰敷以防冻伤。
4、过敏反应
部分人对烫伤药膏中的成分过敏,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水泡周围红肿瘙痒。需停用可疑药物,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改用不含致敏成分的湿润烧伤膏。
5、继发性损伤
水泡受压破裂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创面扩大。建议用无菌纱布环形包扎保护,避免使用胶带直接粘贴皮肤。若水泡直径超过3厘米或出现脓液,提示需急诊处理。
烫伤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恢复情况;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发热、水泡发黑或疼痛突然减轻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就医。儿童烫伤家长需特别注意防止抓挠,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