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后血栓形成的症状是什么
脚踝骨折后血栓形成的症状主要有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活动受限以及呼吸困难等。血栓形成可能与血管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脚踝骨折后血栓形成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肿胀程度可能超过骨折本身引起的肿胀,疼痛可能呈现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皮肤温度升高是血栓形成的常见表现,患处皮肤触摸可能有明显发热感,与对侧肢体温度差异较大。皮肤颜色改变也是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可能呈现发红、发紫或苍白等异常颜色,颜色变化范围可能逐渐扩大。活动受限是血栓形成的伴随症状,患者可能因疼痛和肿胀无法正常活动患肢,被动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呼吸困难是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严重表现,可能伴随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脚踝骨折后应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发现肿胀疼痛加重、皮肤温度颜色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卧床期间可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等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骨折愈合,避免高脂高盐饮食增加血液黏稠度。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血管超声,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