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是什么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及症状表现。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导致的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滑膜的炎症性疾病。
1、病因差异
骨关节炎主要由关节长期劳损、年龄增长或肥胖等因素引发,表现为关节软骨磨损和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遗传、感染或免疫紊乱有关,体内异常抗体攻击滑膜组织,导致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
2、症状特点
骨关节炎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表现为活动后疼痛加重、晨僵时间短于30分钟。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手指、腕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肿痛,晨僵可持续1小时以上,可能伴随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
3、病理变化
骨关节炎病理以软骨退化、骨赘形成为主,滑膜炎症较轻。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为特征,逐渐侵蚀软骨和骨组织,可能引发关节畸形。
4、检查指标
骨关节炎影像学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刺,血液检查通常无异常。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常呈阳性,X线显示关节边缘侵蚀和骨质疏松。
5、治疗方向
骨关节炎以缓解疼痛、保护关节功能为主,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氨基葡萄糖胶囊。类风湿性关节炎需长期免疫调节,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严重时需生物制剂干预。
两类关节炎均需避免关节过度负重,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骨关节炎患者可配合热敷缓解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定期监测炎症指标。若关节肿胀或变形持续加重,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