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脊灰疫苗注意事项
婴儿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接种时间、禁忌证、接种后护理、不良反应识别及特殊健康状况评估。脊灰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过程中主要有接种前健康评估、接种部位护理、观察不良反应、避免与其他疫苗冲突、特殊疾病状态处理等注意事项。
1、接种前健康评估
接种前需确认婴儿无发热、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等情况。若存在免疫缺陷病、未控制的癫痫或对疫苗成分过敏等禁忌证,应暂缓或禁止接种。家长需如实告知医生婴儿的过敏史、近期用药史及既往疫苗接种反应。
2、接种部位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沾水。口服脊灰疫苗后30分钟内禁食禁饮,防止呕吐导致疫苗失效。若使用灭活疫苗,可冷敷缓解局部红肿,但无须特殊处理轻微硬结。
3、观察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热、食欲减退或接种部位红肿,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异常哭闹或过敏反应如荨麻疹,需立即就医。家长应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表现,为后续接种提供参考。
4、避免疫苗冲突
脊灰疫苗可与其他非活疫苗同时接种,但与麻疹疫苗等减毒活疫苗需间隔28天以上。若婴儿近期接受过免疫球蛋白治疗,应推迟接种至少3个月。接种后1周内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
5、特殊疾病处理
早产儿需按实际月龄接种,HIV感染婴儿禁用减毒疫苗。患有肛周脓肿、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时,应暂缓口服疫苗。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需采用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并加强抗体水平监测。
接种后应保持婴儿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过度穿衣导致体温升高。母乳喂养可继续,无须改变饮食结构。家长需妥善保管接种证,按时完成后续剂次接种。若婴儿出现异常症状或接种后持续不适超过48小时,应及时联系接种单位或儿科医生评估。日常注意保持婴儿生活环境清洁,减少与传染病患者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