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身高体重
发布时间:2021-12-282990次浏览
17个月的宝宝正常体重在10.2-12.5kg左右,身高为81.8cm-88.2cm。宝宝身高、体重因个体差异会有所不同。
17个月宝宝身高发育标准在81.8cm-88.2cm左右,体重在10.2-12.5kg左右,但因宝宝存在个体差异,身高体重并不完全相同,若浮动相差不大,属于正常情况。
若身高偏差过大,需进一步完善检查,排除病变、缺钙等因素,并考虑有无先天因素影响,比如父母遗传、患先天性疾病等。
相关推荐
一周岁宝宝的发育标准

一周岁的宝宝平均身高是在71到82,一般标准数是在75厘米,这是身高情况,体重一般是在9到10公斤不等,这个时候一般是在出生的体重的3倍左右,也就是如果出生的时候体重是3公斤,这个时候一般平均是在9公斤,如果出生是4公斤,这时候一般可以达到12公斤左右,头围一般是在46厘米左右,小孩子在这个时期,身高和体重和头围应该也会有一个范围,但是在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周岁的孩子的大运动已经基本完成了抬头、翻身、坐、走路的动作,一周岁基本可以有一个扶站和这种自己走的这种动作,当然走的这种动作相对来说可能还不是很稳定,可能还每个人也会有所差异,再有一周岁的孩子的语言发育,可能会有一个初步的突破性的进展,可以发出这种单字的音,像可以说爸爸或者妈妈这种有意义的单词,虽然在早期孩子可能也会说这种爸爸妈妈,但多数的时候是这种无意识的这种叫爸爸妈妈,到一岁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这时候应该说语言方面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另外在小的精细动作方面,一岁的宝宝可以用手去拿一些小的东西,可以两个手指就大拇指和食指这种协调动作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一岁的宝宝这个时候的发育应该说是和他出生这一年应该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发展,特别是身高和体重,这方面应该说是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如果他这种发育不达标或者是明显不足,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个月出牙齿正常吗
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孩子的牙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般是在四个月到十个月开始萌出,如果超过十二个月还没有出牙才算异常的,如果早于四个月,也是异常的,所以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这个出牙跨度有长达半年的差异,和孩子家族性的遗传体质、营养状况,及孩子整个出生史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孩子五个月出牙,孩子的父母出牙比较早,或孩子营养状况是比较好的,所以见到五个月出牙不用特别担忧。但孩子从出牙之后,就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纱布蘸淡盐水或温水给孩子拭牙,从小养成给孩子做牙齿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宝宝刚生下来一直睡觉是怎么回事

男孩十九岁还能长高吗
骨垢线在19岁到20岁之间,是股骨上段和胫骨下段的骨垢线闭合的一个期间,如果男孩子只是19岁,那还存在长高的可能。有些男孩子可能到19岁的时候,他的骨垢线、下肢的骨骼线都闭合,这种情况就没有办法再长高。如果到19岁的时候,X线检查发现骨垢线没有闭合,长高就没有问题。从临床角度来看,主要是看股骨近端、股骨远端、还胫骨近端的骨垢线,如果三个骨垢线全部消失,说明长高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其中一个骨垢线还存在,那长高的可能性还有。因此,家长应领孩子到医院拍一张X光片,才能确定能否长高。
男孩一般在几岁变声
男孩在14~16岁左右由于进入青春期,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出现声音的变化,这个时期被称为变声期。变声期可持续1年左右,在此期间喉咙可能会有不适症状,平时要注意护理,避免刺激到嗓子。
发育迟缓可以自愈吗

一般来说生长发育迟缓能不能自愈,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要看它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如果有的孩子症状比较轻,他就是吃饭不好,表现得面黄肌瘦,体重身高和同龄人相比都比较小一些,这种孩子相对来说,给他调理脾胃,进行积极地干预,是很快能够恢复的。往往在临床上也碰到这种孩子,吃了几副小中药,配合推拿,脾胃好了,家长就说这孩子最近食欲改善的很明显,这样他基本上很快能够追赶生长,也就是把他过去所落下的阶段很快地就补上来了。另外对于生长发育迟缓,我们还要判断程度。生长发育迟缓比较轻的,我早期识别了,这种治疗效果非常的理想,很快可能就能够纠正了。但是如果生长发育迟缓比较严重,我们在评判的时候,就要借助于它在哪一个百分位或者是标准差,在两个标准差之外或者在百分位P3以下,明显矮小,这时候可能就不能够自愈了,必须要借助于一些其它的,比如有可能需要借助于生长激素来达到弥补生长发育迟缓的缺陷。
小孩大脑发育迟缓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也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出现大脑发育迟缓的问题时,要做好以下工作:做脑神经修复、经常与孩子交流、细胞修复疗法。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恢复健康,智力也会慢慢提升,做正常人。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
孩子喜欢顶嘴怎么办
孩子喜欢顶嘴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可能表现为孩子反驳、挑战或拒绝遵守家长或教师的规定和指示,可以通过温和坚定地沟通、设定清晰的界限、以身作则、探索孩子的情感、奖励积极行为等方式帮助改善。
2岁宝宝智力发育需要注意什么
2岁宝宝智力发育时要注意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开发,可以多对宝宝说话,多外出走走,给宝宝讲故事,给宝宝看图画书。宝宝2岁时能够观察、模仿,走路。而且感知觉方面的发育应该趋于比较成熟的程度。如果宝宝还没有这些方面的功能,要到专科的机构去进行检查。

发育迟缓是智力低下吗
生长发育迟缓并不一定是智力的低下,往往智力低下的孩子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但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包括体格生长发育的迟缓、神经精神运动方面的迟缓和性发育的迟缓,所以生长发育迟缓,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比较笼统的概念,而对于这种智力的低下,它则局限在智能发育这一方面,所以说对于这两个问题,不能将其画为一个等号。当孩子出现的智能发育迟缓,要进行积极地原因分析,并判断所达到的程度。根据原因制定积极的干预方案,才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发育迟缓的饮食提醒
一旦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家长需要特别关注生活方面。第一点就是饮食,要多给孩子提供能量,以减轻生长发育迟缓的程度。我们主张多样化的饮食,多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满足他的需要。对于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要特别补充一些元素,比如缺锌引起的身高体重迟缓,那么就要给他补充锌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再比如维生素D缺乏造成佝偻病,需补充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或者药物,而维生素C的缺乏则可以多补充水果蔬菜。要根据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的具体情况调整他的饮食。
小孩什么时候会爬
一般七八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开始学会爬行,刚开始的时候是向前蠕动,慢慢的会用手脚来移动,孩子爬行可以让活动能力提高,增强孩子体质,增加亲子交流,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以及语言发展,好处是非常多的。
宝宝走路晚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孩子走路晚最可能的原因包括家长不正确的带养方式,比如过度保护,到相应年龄段没有给他创造独立行走的机会;可能大脑发育有问题,比如大脑的结构或者大脑的功能发育有问题。正常发育的儿童能够独立行走的时间应该是在1岁左右,有一个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是10个月龄到1岁4个月,在此期间大多数孩子都应该能够独立行走,如果孩子到了1岁4个月还不能独立行走,会认为行走能力或者大运动能力发育落后于同龄孩子。生活中发现孩子到了1岁4个月还不能够独立行走,必须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就诊,要对走路晚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排查。病理的原因需要及时到康复训练机构或者神经内科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果带养的问题,家长就要对孩子的带养行为或者方式进行相应的矫正。

宝宝体格发育迟缓跟母乳喂养有关吗
最常用的评估孩子体格发育迟缓的指标第一是体重,第二是身长或者是身高。影响孩子体格发育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因素、营养、孩子是不是经常生病、睡眠是不是充足、运动是不是适度、是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对于一个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乳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营养的因素,所以在纯母乳喂养期间,特别是对4到6个月龄以内的小朋友,如果孩子出现体格发育迟缓,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母乳的质量或者母乳分泌的量不太足够,要考虑到底是不是母乳喂养的因素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