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后遗症是什么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可能出现术后疼痛、发热、肝功能异常、出血及邻近器官损伤等后遗症。射频消融术通过高温灭活肿瘤组织,但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影响。
术后疼痛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钝痛,通常与消融区域炎症反应相关,多数患者可在3-7天内缓解。发热多为低热,由肿瘤坏死物质吸收引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肝功能异常常见转氨酶轻度升高,与肝脏应激反应有关,多数2-4周可恢复。消融区域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腹腔出血,发生率较低但需警惕血压下降等失血表现。膈肌、胆囊等邻近器官可能因热传导受损,出现膈肌刺激征或胆囊炎症状。
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至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周后复查增强CT评估消融效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呕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长期随访需结合甲胎蛋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新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