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急怎么回事
女性尿急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妊娠压迫、盆底肌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行为训练、盆底康复、药物调节、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引发炎症反应,常见大肠杆菌感染。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伴排尿灼痛,部分出现血尿或下腹坠胀。确诊需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辅助缓解症状。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突发性尿意,尿动力学检查可确诊。症状以急迫性尿失禁为主,夜间排尿次数增多。治疗首选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配合定时排尿训练。限制咖啡因摄入有助于减轻刺激。
3、妊娠压迫
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导致容量减少,多见于妊娠中晚期。表现为排尿量少但尿意频繁,无疼痛感。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支撑力,睡眠时侧卧减轻压迫。产后症状多自行缓解,持续存在需排查盆底肌损伤。
4、盆底肌功能障碍
分娩损伤或慢性腹压增高导致肌群松弛,引发膀胱颈下垂。常伴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时漏尿明显。生物反馈治疗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可改善肌力,严重者需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5、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或脊髓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异常,膀胱感觉过敏与收缩失调并存。可能出现尿潴留与尿急交替发作。需进行尿流动力学评估,使用托特罗定缓释片控制症状,间歇导尿排空残余尿。
建议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长期症状未缓解需进行膀胱镜或泌尿系超声检查,排除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等器质性疾病。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