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热抽搐怎么办
宝宝高热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防止受伤、记录抽搐情况、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热抽搐通常由体温骤升、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在抽搐时喂水或药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家长需用软布包裹压舌板或筷子垫在上下磨牙间,但不可强行撬开紧闭的牙关。
2、物理降温
抽搐停止后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酒精擦浴。可贴退热贴于额头,同时保持室温在25℃左右。家长需每15分钟监测体温,避免体温再次骤升。
3、防止受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床周设置软垫保护。不要按压抽搐的肢体,避免骨折风险。家长需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及具体表现,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有重要价值。
4、记录抽搐情况
观察并记录抽搐时的体温、发作形式、意识状态和持续时间。若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家长需注意是否伴随呕吐、皮疹等其他症状,这些细节有助于鉴别脑炎等严重疾病。
5、及时就医
即使抽搐自行缓解,也需就医排查脑膜炎、癫痫等病因。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或地西泮注射液等抗惊厥药物。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可明确发热原因及神经系统状况。
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减少发热概率。发热期间保证水分摄入,选择米汤、稀释果汁等易消化流食。保持每日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导致散热困难。如宝宝有高热抽搐史,家长应学会识别早期发热征兆,体温超过38℃时及时干预。建议家庭常备电子体温计和退热药物,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