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HIV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可通过阴道、肛门或口腔黏膜进入人体。性伴侣数量多、不使用安全套、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等情况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固定性伴侣并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进行HIV检测。
2、血液传播
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造成传播。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中也可能通过针刺伤等途径感染。避免非法采供血、不共用注射器、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可有效预防。
3、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孕妇可能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未经干预的情况下,母婴传播概率较高。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避免母乳喂养等措施,可将传播风险降至极低水平。
4、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因针刺伤、手术器械划伤等意外接触HIV感染者血液。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在72小时内开始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5、其他罕见途径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医疗行为传播。纹身、穿耳洞等有创美容操作若消毒不彻底也存在理论风险。日常生活中如共用餐具、拥抱等行为不会传播HIV病毒。
预防艾滋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安全性行为、避免血液暴露、规范医疗操作等。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应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确诊感染者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坚持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日常生活中应消除对HIV感染者的歧视,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