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治疗是什么
丹毒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管理。丹毒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需及时干预以防扩散。
1、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丹毒的一线治疗药物,如注射用青霉素钠或阿莫西林胶囊。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肠溶片或头孢呋辛酯片。抗生素疗程通常需持续10-14天,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后转为口服。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皮肤红肿变化。
2、局部护理
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消炎消肿。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避免搔抓或摩擦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局部破溃时需每日消毒换药。
3、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每周2-3次促进炎症吸收。红外线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淋巴水肿患者需配合气压治疗,每日1次预防纤维化。物理治疗需在感染控制后进行。
4、手术治疗
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慢性复发性丹毒可能需行淋巴管重建术。手术前后需加强抗生素治疗,术后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后再手术。
5、并发症管理
密切监测是否发生蜂窝织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出现寒战高热需血培养检查,必要时联合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淋巴管炎患者需长期穿戴弹力袜,下肢丹毒痊愈后应卧床休息1-2周。
丹毒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毒素排出。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愈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下肢丹毒患者需预防足癣复发。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出现复发征兆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皮肤微小破损立即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