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下麦粒肿
皮下麦粒肿是睑板腺或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医学上称为外睑腺炎或内睑腺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1、病因机制
皮下麦粒肿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导致。当腺体开口阻塞合并细菌繁殖时,可引发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长期用眼疲劳人群更易发病。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眼睑边缘局限性红肿,触之有硬结伴压痛。2-3天后病灶顶端可能出现黄色脓点,严重者可伴随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内睑腺炎因位置较深,疼痛感更为明显。
3、诊断鉴别
需与霰粒肿相区分,后者为睑板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无急性感染症状。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可明确腺体受累位置,必要时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
4、治疗措施
初期可采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若形成脓液,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制剂,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
5、预防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化妆者需彻底卸妆,隐形眼镜佩戴者注意镜片消毒。反复发作者应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日常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眼部抵抗力。出现眼睑红肿时应避免挤压病灶,及时就医规范处理。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患儿手部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