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真菌感染怎么办
耳朵真菌感染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掏耳、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耳朵真菌感染通常由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耳道损伤、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耳朵真菌感染多因耳道潮湿导致真菌滋生,建议洗澡或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水进入耳道。洗头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外耳道,但不要将吹风口直接对准耳道。潮湿环境是真菌繁殖的温床,保持干燥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
2、使用抗真菌药物
医生常推荐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克霉唑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硝酸咪康唑乳膏适用于外耳道真菌感染,氟康唑胶囊用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真菌感染。使用前需清洁耳道,药物需覆盖全部感染区域。
3、避免掏耳
掏耳可能导致耳道黏膜损伤,为真菌感染创造条件。棉签、发卡等物品可能将真菌带入耳道深处或造成微小伤口。耳道具有自洁功能,耳垢会自然排出,无须频繁清理。若耳垢过多影响听力,可到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
4、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艾滋病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菌群失调诱发真菌感染。
5、定期复查
真菌感染容易复发,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医生会通过耳镜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防复发。若出现听力下降、耳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
耳朵真菌感染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去灰尘大的场所,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不要与他人共用耳机、耳塞等物品,毛巾、枕套等贴身物品应定期消毒更换。若同时患有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需积极治疗,减少真菌感染风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