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长得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耳屎长得快可能与遗传因素、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炎、耵聍腺分泌旺盛、频繁掏耳等因素有关。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异物的作用。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家族性耵聍腺分泌旺盛的情况,这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类人群通常从小耳屎分泌量就较大,且耳屎性状多为油性。若无耳道堵塞或炎症,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定期到医院由专业医生清理即可。
2、外耳道狭窄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后天外伤导致的外耳道畸形,会影响耳屎自然排出。耳屎容易在狭窄处堆积,给人耳屎长得快的错觉。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需通过耳内镜检查确诊,必要时行外耳道成形术。
3、外耳道炎
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会刺激耵聍腺分泌增多。常见于游泳后耳道进水、过度掏耳等人群,表现为耳痒、疼痛、黄色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配合硼酸冰片滴耳液消炎。
4、耵聍腺分泌旺盛
部分人群耵聍腺对激素水平变化敏感,青春期、孕期等阶段可能出现耳屎分泌量增加。油性耳屎人群更易出现此情况,表现为耳道潮湿、耳屎黏稠。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清理,避免使用棉签自行掏耳。
5、频繁掏耳
不当的掏耳行为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反射性引起耵聍腺分泌增多。长期使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还可能损伤耳道,引发感染。正确做法是避免自行掏耳,耳痒时可轻揉耳廓,严重者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耳屎后由医生清理。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防水。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油性耳屎人群可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洁耳廓。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对于儿童耳屎过多的情况,家长不要自行处理,应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清理,以免损伤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