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有什么危害
急性胃肠炎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继发感染、肠穿孔等危害。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
1、脱水
急性胃肠炎患者频繁呕吐和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轻度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重度脱水可能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甚至休克。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严重脱水。
2、电解质紊乱
呕吐腹泻会丢失大量钠、钾等电解质。低钾血症可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严重时危及生命。低钠血症可能引起头痛、嗜睡甚至抽搐。
3、营养不良
急性期食欲下降和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长期反复发作可能造成体重下降、贫血、免疫力降低等营养不良表现。
4、继发感染
严重胃肠炎可能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使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肠道外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5、肠穿孔
某些特殊病原体如艰难梭菌感染可导致伪膜性肠炎,严重时发生肠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需紧急手术治疗。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饮食从清淡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高脂高糖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可有效预防急性胃肠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