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宝宝是不是脑瘫
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反射异常,可通过运动能力评估、肌张力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若发现婴儿存在主动运动减少、肢体僵硬或松软、原始反射消失延迟等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运动发育评估
观察3个月后仍不能抬头、6个月不会翻身、8个月不能独坐等里程碑延迟。脑瘫患儿常出现非对称性运动模式,如单手抓物、双下肢交叉剪刀步态。需与单纯发育迟缓鉴别,持续性运动落后需警惕。
2、肌张力检查
痉挛型脑瘫表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关节时有明显阻力。肌张力低下型则呈现肢体松软,如蛙状体位。混合型可见肌张力波动,常伴随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
3、姿势反射异常
持续存在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超过6个月,或立位悬垂时下肢伸直交叉呈剪刀状。姿势调节能力差,仰卧位时头后仰、角弓反张,俯卧位时不能用手支撑。
4、伴随症状筛查
约半数患儿合并智力障碍,可表现为眼神交流少、追视差。癫痫发作见于30%-50%病例,需通过脑电图确认。部分伴有吞咽困难、流涎等延髓麻痹症状。
5、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可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基底节损伤等病变,CT对出血后脑损伤更敏感。脑电图有助于判断癫痫灶,诱发电位检查可评估视听通路损伤程度。
家长应定期记录婴儿运动发育情况,使用发育筛查量表跟踪里程碑进展。喂养时注意吸吮吞咽协调性,避免呛咳。日常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使用支撑器具保持良肢位。避免过度刺激,维持稳定作息环境。若发现异常体征,须及时至儿科神经专科完善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