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查出肝炎怎么办
怀孕期间查出肝炎需根据肝炎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干预,主要包括定期监测、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产科协同管理。肝炎可能由病毒性感染、药物性肝损伤或妊娠期特有肝病等因素引起。
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或丙肝需评估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晚期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降低母婴传播风险。药物性肝炎应立即停用可疑肝毒性药物,必要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护肝治疗。妊娠期特有肝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营养干预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达60-80克,优先选择鱼肉、豆腐等易消化蛋白来源,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所有肝炎孕妇均应每2-4周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胎儿超声,重度肝炎患者需在三级医院产科与感染科联合诊治。
肝炎孕妇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并避免仰卧位休息以减轻肝脏压力,饮食采用少量多餐制且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严格禁食高脂油炸食品及含酒精饮品。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及尿色变化,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产后需继续随访肝功能,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免疫。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可进行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