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怎样检查
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胺试验、阴道pH值检测、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式确诊。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泡沫状黄绿色白带等症状。
1、阴道分泌物检查
取阴道分泌物制成湿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活动的阴道毛滴虫。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是临床最常用的初筛手段。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阴道冲洗或使用药物,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胺试验
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若产生鱼腥味则为阳性反应。该试验通过检测滴虫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阴道pH值检测
使用pH试纸测量阴道分泌物酸碱度,滴虫性阴道炎患者pH值常超过4.5。正常阴道环境呈酸性,pH值升高提示菌群失衡,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4、培养法
将阴道分泌物接种于特殊培养基中进行滴虫培养,阳性结果具有确诊价值。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较长,通常需要3-7天出结果,适用于症状典型但镜检阴性的患者。
5、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特异性基因片段,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技术能鉴别滴虫亚型,适用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的复杂病例,但检测成本较高。
确诊滴虫性阴道炎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替硝唑栓等。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日常注意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等食品有助于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治愈后建议定期复查确保病原体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