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三个月后走路还疼怎么回事
骨折三个月后走路还疼可能与骨愈合延迟、软组织损伤未完全恢复、关节僵硬、慢性炎症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骨折后疼痛通常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评估。
1. 骨愈合延迟
骨折愈合时间受年龄、营养状况及骨折类型影响。若存在骨质疏松、糖尿病或局部血供不足,可能延长愈合进程。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受限,X线显示骨痂形成不良。需避免负重活动,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中成药,配合钙剂如碳酸钙D3片促进愈合。
2. 软组织损伤
骨折常伴随肌肉、韧带损伤,修复周期可能超过骨愈合时间。瘢痕粘连或肌力不平衡会导致行走时牵拉痛。表现为深部酸痛、局部肿胀,超声检查可见软组织异常。建议进行低频脉冲电治疗,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症状,逐步增加踝泵运动等康复训练。
3. 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易致关节囊挛缩和滑液减少,表现为关节活动时锐痛伴摩擦感。被动活动度检查可发现屈伸障碍。需采用蜡疗或超声波软化组织,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每日进行关节松动术及CPM机辅助训练。
4. 慢性炎症
骨折端微动或内固定物刺激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静息痛、夜间加重,血液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可短期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必要时调整内固定位置。
5.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易继发软骨损伤,表现为负重痛、关节弹响,MRI显示软骨缺损。需减少跑跳动作,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严重者需关节镜清理术。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局部氧供。
骨折后康复期需持续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ml牛奶及50g瘦肉。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血供。建议每周3次水中步行训练减轻关节负荷,使用矫形鞋垫改善步态。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若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需排查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等并发症。康复过程中出现红肿热痛加剧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