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室性早搏可能由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心肌缺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室性早搏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情绪紧张
长期处于焦虑或高压状态可能诱发室性早搏,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频繁发作,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调节心律。
2、过量摄入咖啡因
每日饮用超过300毫克咖啡因可能刺激心脏异位起搏点,引发心前区不适感。需减少咖啡、浓茶摄入,替换为低因饮品。合并基础心脏病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胺碘酮片辅助控制症状。
3、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心室肌异常电活动,常与胸痛、气短并存。需完善冠脉CTA检查,确诊后可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供血,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严重者需进行支架植入术。
4、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可能引发频发室早,多伴有乏力、低热。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抗病毒,辅以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遗留顽固性心律失常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会干扰心肌电传导,诱发室早伴肌无力。轻度失衡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重度需静脉补液。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定期监测血钾,必要时联用螺内酯片预防电解质丢失。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若出现晕厥或早搏次数超过总心搏10%需及时心内科就诊。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