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骨折怎么办
股骨髁上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训练、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处理。股骨髁上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暴力打击、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医生手法调整骨折端位置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对位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早期可进行足趾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骨牵引治疗
针对严重肿胀或暂时不宜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或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0,维持2-3周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改为其他治疗。牵引期间需每日消毒针眼,保持牵引装置有效悬空,并定时检查神经功能。
3、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于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行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术。术前需完善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类型,术中注意保护腘窝血管神经束。术后早期开始CPM机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6-8周后逐步负重。可能出现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4、康复功能训练
拆除外固定或术后2周起,分阶段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膝关节被动活动等训练。6周后增加抗阻练习和步态训练,使用平衡垫、功率自行车等器械改善关节活动度。康复过程中需避免暴力掰腿,疼痛加重时应暂停训练并复查。
5、药物辅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口服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中后期配合钙尔奇D片预防骨质疏松,疼痛明显时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合并开放性骨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
股骨髁上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鸡蛋1-2个及适量瘦肉。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术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定期复查X线至骨折线完全消失。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皮肤发紫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