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类型包括肺炎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
1、病原体特征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原核微生物,缺乏细胞壁结构,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肺炎支原体主要侵犯呼吸系统,生殖支原体则多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2、传播途径
呼吸道支原体通过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生殖道支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及性活跃人群易感,学校、医院等密闭场所易暴发流行。
3、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为顽固性干咳、低热、头痛等非典型肺炎症状。生殖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出现尿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孕妇感染可能引发不良妊娠结局。
4、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测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有诊断价值,核酸检测灵敏度最高。培养法虽为金标准但耗时较长,胸部X线可见间质性肺炎改变。
5、治疗原则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为首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片适用于成人。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支原体感染需保持室内通风,咳嗽时遮掩口鼻,规范处理分泌物。生殖道感染预防应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行为。出现持续咳嗽、泌尿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警惕重症风险。日常加强锻炼、均衡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