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太疼了怎么办
急性盆腔炎疼痛可通过卧床休息、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术后感染、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盆腔炎发作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减少盆腔充血。疼痛明显时可使用软枕垫高腰部,减轻下腹坠胀感。每日保证8-10小时睡眠,避免久坐久站加重炎症刺激。
2、热敷
用40℃左右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但皮肤感觉异常或发热患者禁用。热敷后需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3、药物治疗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合并阴道炎者需配合克霉唑阴道片等局部用药。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组织代谢,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红外线照射可促进炎症吸收,治疗时需保护眼睛。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粘连组织,适合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
5、手术治疗
形成盆腔脓肿需行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引流术,严重者需腹腔镜脓肿清除。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应急诊开腹手术,术后放置盆腔引流管。合并宫腔积脓者需行宫腔引流并送细菌培养。
急性盆腔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细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月经期勤换卫生巾。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时需立即复诊。康复后建议每3-6个月妇科检查,预防转为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