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起水泡怎么办
烫伤起水泡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保护创面、药物涂抹、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烫伤起水泡通常由高温损伤皮肤组织导致,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可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以免造成冻伤。冲洗后轻轻擦干水分,不要用力摩擦水泡。
2、消毒处理
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防止细菌感染。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弄破水泡。若水泡已破溃,需清除残留表皮后再消毒,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3、保护创面
小水泡无须刺破,完整水泡能自然吸收。大水泡需由医生用无菌针具穿刺引流,保留表皮作为生物敷料。日常用无菌敷料包扎,定期更换,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4、药物涂抹
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磺胺嘧啶银乳膏可预防感染,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生长因子凝胶加速表皮再生。禁止自行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
5、就医处理
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需及时就医。深度烫伤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感觉减退,须进行清创手术或植皮治疗。伴有发热、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需抗生素干预。
烫伤恢复期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进食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色素沉着风险。创面愈合后注意防晒,使用医用硅酮凝胶预防瘢痕增生。日常接触热源时穿戴防护用具,儿童需专人看护远离高温物品。若出现创面持续疼痛、渗液增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