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症状及治疗
带状疱疹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疼痛,治疗需结合抗病毒、止痛及局部护理。主要症状有皮肤红斑水疱、神经痛、发热乏力,治疗方式包括口服抗病毒药、外用药物、神经阻滞、物理治疗、中医调理。
1、皮肤红斑水疱
初期患处皮肤出现片状红斑,1-3天内发展为簇集性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水疱多沿单侧神经节段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或头面部。水疱7-10天后结痂脱落,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发病期间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乳膏缓解症状。
2、神经痛
约70%患者出现针刺样、烧灼样疼痛,早于皮疹出现或伴随皮疹发生。疼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难以忍受不等,夜间可能加重。急性期疼痛与病毒损伤神经有关,后遗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可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严重时需采用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神经阻滞治疗。
3、发热乏力
部分患者伴随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多见于老年或免疫力低下人群。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持续2-3天可自行缓解。建议卧床休息,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可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
4、口服抗病毒药
发病72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复制减轻症状,需连续服用7-10天。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5、外用药物
未破溃水疱可涂抹阿昔洛韦乳膏抗病毒,已破溃皮损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夫西地酸乳膏,瘙痒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所有外用药均需避开眼周等黏膜部位。
带状疱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出汗过多导致皮损感染。后遗神经痛患者可通过经皮电神经刺激辅助治疗,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若出现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特殊部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