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不要乱用激素
皮肤瘙痒时滥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副作用。正确处理方式主要有明确病因、局部冷敷、使用非激素药膏、保持皮肤湿润、及时就医等。
1、明确病因
皮肤瘙痒可能与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有关,也可能由干燥、过敏等非病理性因素引起。建议观察是否伴有红肿、脱屑等症状,避免自行判断为真菌感染而误用激素。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通常无须激素治疗。
2、局部冷敷
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瘙痒部位5-10分钟,可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炎症反应。冷敷适用于蚊虫叮咬、日光性皮炎等浅表性瘙痒,但冻伤皮肤或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禁用。冷敷后需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裂。
3、非激素药膏
炉甘石洗剂可通过收敛作用缓解轻度瘙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属于弱效激素需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适用于过敏性皮炎。糜烂渗液部位应避免使用油性药膏,可改用氧化锌软膏。
4、保持湿润
每日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2-3次,沐浴水温不超过40℃。老年性瘙痒症患者宜选用尿素软膏,冬季可增加凡士林涂抹频次。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羊毛等刺激性织物摩擦皮肤。
5、及时就医
持续瘙痒超过2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出现抓痕血痂等情况需就诊。胆汁淤积、尿毒症等系统性疾病可能表现为顽固性瘙痒,糖尿病患者的局部瘙痒可能提示神经病变。皮肤镜检或血生化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沐浴露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产品。瘙痒发作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记录瘙痒发生的时间、部位及诱因有助于医生诊断。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必须咨询医师,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可逆损害。